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國服代理權歸誰?

时间:2025-11-02 08:08:03 来源:六合之內網 作者:呼倫貝爾市

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國服代理權歸誰?

2022-01-26編輯:七七 前麵也分析過了,拋開吹風的噱頭元宇宙不談,微軟這次掏出這麽大一筆錢的一大訴求點就是雲服務。

微軟收購動視暴雪我們應該關心的幾個問題

一,電子競技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當微軟和動視的高管們在高談這筆700億美元的生意帶來的美好前景時,對所謂的元宇宙說了很多東西,但對上一個遊戲領域的流行詞 - 電子競技卻基本沒有涉及。一個更糟糕的信號是,微軟對動視出版(A)談了COD,對暴雪(B)聊了IP,對King(K)帶來的強勢介入移動端更是激動得不要不要的,但是對於理論上與ABK平行的分部門動視暴雪電競(ABE)或者說MLG,除了在新聞稿裏列舉的時候提了一嘴,其他時候仿佛這個部門不存在一般。

這顯示出微軟對於電競的興趣似乎一般。

盡管動視暴雪電競管理下的OWL和CDL在最近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包括OWL在中國國內市場上獲得了超過50%的增長。但是與其他頂級的遊戲賽事相比,它們獲得的關注依然較少,而運營成本卻是不低。尤其是在損失了大半讚助商之後,狀況堪憂。這要是在以前,有Bobby Kotick 的撐腰,賽事都能有維持相當的投入。因為OWL的模式是Kotick主導的,早期購入席位的老板們也是與他過從甚密的億萬富翁們或者利益相關者,從一定意義上來說,維持聯盟就是在維護Kotick 與億萬富翁們的關係紐帶。從下賽季強上OW2測試版就可見一斑。但是微軟來了,Kotick人走茶涼之下,動視暴雪電競賽事的未來就要看微軟是如何看待這些還在不斷吞噬資源的項目了。

微軟是沒有什麽電競基因的,他們對於旗下項目的電競運營與傳統的業界做法沒有什麽兩樣,那就是將電競視為遊戲推廣的手段,作為一個營銷項目而不是像OWL所構築的那種傳統體育聯盟式的聯賽。就以最大牌的光環為例,微軟推出的光環冠軍係列賽參加隊伍動則數百支,沒有上千萬美元的席位費,不是依賴轉播權門票銷售或活動讚助,而是直接在遊戲內商店推出電競戰隊相關物品以及推出各種營銷物品吸引觀眾和玩家。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微軟的收購不會讓動視暴雪的電競聯賽關門大吉,但是否會從傳統體育聯盟式的聯賽重回遊戲業界的營銷手段,那可就難說了。這裏邊最危險的是OWL,CDL因為背靠COD,日子相對會好過些。

二,國服代理權

對於國內玩家群體來說,現在最現實的一個問題是明年我們要怎麽玩。眾所周知,此前網易與暴雪續簽的在華遊戲運營權是到2023年1月結束的。現在暴雪母公司換成了微軟,並且微軟遊戲在國內也有業務運營的。未來暴雪,動視以及King旗下的遊戲在國內會交給誰來運營,將會是國內玩家關注的一大焦點。但無論交給誰來運營,當初暴雪更換國內代理引發的一地雞毛的事情請不要再發生了。

三,裁員

任何一次大規模收購都會伴隨著人員的流動。此前動視暴雪QA部門就在裁員上鬧得十分不愉快,不僅激發了罷工抗議,甚至還逼得員工們最後成功建立起了工會。在這個風口浪尖,動QA部門估計是不太可行了,反而是上述的電競部門需要留意一下。人員的流動,裁員的方向將是微軟對於動視暴雪未來規劃的一個重要風向標。

四,戰網

之前我曾聊過戰網平台是暴雪十分重要的一個護城河,暴雪此前差點把它當作臭水溝給填了。但說是河也得看給誰比,微軟來了,這條河大概也就是變支流甚至是被合並的命。

假如你仔細看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的新聞稿,你會發現在微軟在裏麵還夾雜了一段看似不想關的信息 - “Game Pass現在擁有超過2500萬的訂閱用戶”,在700億收購新聞稿裏塞這麽一段足見微軟對此的重視。虛的不說,Game Pass現在就是微軟遊戲最重要的戰略重心。動視暴雪旗下的遊戲進入Game Pass產品線也是必然的,如此一來,戰網作為承載原來動視暴雪遊戲的平台地位就頗為尷尬。如果像其他第三方那樣需要從XGP打開第三方平台再打開遊戲會顯得過於可笑。

當然戰網也不是沒有機會反客為主,微軟一直以來都缺乏一個強有力的社區平台,對這樣屬性的產品也是十分渴望,不然也不會這麽想要Discord。戰網正好是可以提供一個凝聚力十分強大的活躍的社區平台。未來以戰網為核心重塑XGP也並非沒有可能的事情。

五,服務器

前麵也分析過了,拋開吹風的噱頭元宇宙不談,微軟這次掏出這麽大一筆錢的一大訴求點就是雲服務。可以想象,未來所有的動視暴雪遊戲統統都得上微軟雲服務去。甚至這個遷移已經在開始做了,最近的暴雪官網招聘,戰網首席軟件工程師的職位就明確寫著 - “我們目前正在從本地數據中心遷移到公共雲”。

那麽問題來了,微軟雲服務可以解決暗黑3卡頓麽?

(责任编辑:朝陽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