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使用的基因編輯技術可短時間達改良效果。

小麥被淋濕後很大機會發芽。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東網:農民辛苦收割小麥卻遇雨淋濕,隨時會因發芽而血本無歸。日本岡山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想出解決辦法,利用高效改變基因的基因編輯技術,成功研發出即使沾濕仍不易發芽的小麥。研究報告周二(7月30日)於美國科學雜誌《Cell Reports》發表。
佐藤和廣教授領導的團隊,先以基因較小麥簡單的大麥找出與發芽有關的基因,再以“CRISPR-Cas9”技術剪輯基因,一次性改變小麥3處相似基因,令有關基因在易發芽環境下長時間休眠。團隊以噴霧提供水分實驗,發現一周後改良小麥隻有20%發芽,完勝有90%發芽的普通小麥。
以往通過放射線及藥物,誘發基因突變的品種改良技術,需費時達10年;而新技術隻需1年多就可以實現。起源於中東幹燥地帶的小麥一遇降雨就會發芽,並產生會分解澱粉的酶,令成品口感變差。研究將有助農戶保住小麥商品價值,減低梅雨及台風天時的損失。
(责任编辑:凡人二重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