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張 1905電影網訊 近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網絡劇《新生》研討會在京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秘書長易凱主持。中宣部文藝局、廣電總局國際司、上海市廣播電視局相關領導與平台、出品方、主創代表、專家學者等出席活動,圍繞這部劇所展現出的懸疑題材的新探索、新敘事和新觀照等多個角度展開交流與討論,共同探討了《新生》的創作經驗與現實意義,以及給當前的類型化創作和電視劇市場帶來的新變化、新活力。

“創新需要勇氣、才氣和敢於冒險的能力。”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認為,《新生》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較濃的現代文藝思潮氣息,把現實跟非現實做了很好的嫁接,是一部有教育意義的文藝作品。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盧蓉表示,在懸疑這個最內卷的賽道,應該讓風格化、作家化、專業化和技術化的特征慢慢凸顯,隻有跑出新意,才能往前一步。

作為《新生》的導演及編劇,申奧分享了關於本劇的創作初衷,“希望通過精心編織的故事,引導觀眾進入角色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的掙紮,探討人的複雜性和多麵性,並傳遞出一種正向價值觀——即便在複雜的社會環境和人際關係中,我們依舊可以堅守內心的正義”。同時,他嚐試將電影的敘事技巧和視覺風格融入到劇集中,加入了更多互動性和遊戲感,令觀眾在追劇過程中更加投入,從而產生更強烈的沉浸感。

“劇集創作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精耕細作的時代,過往追求大IP、大流量、大製作的模式,正在轉向更加注重過硬的劇情、精湛的演技、創新的審美和高質量創作”本劇製片人、編劇鄭林表示,這不僅是觀念上的轉變,更是對藝術創作本質的回歸。

本劇製片人、編劇高博洋認為,影視作品不僅是藝術創作,也是大眾通俗的消費產品,更是文化交流的橋梁,人和人分享溝通的媒介,希望《新生》作為國產劇集在商業類型敘事中的新鮮力量,讓全世界看到中國創作者在現實題材中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看到中國創作者直麵自我,創新突破的勇氣。

劇中的費可,他的多重身份和背後的故事,引發了觀眾對人性的思考。他是否真的已經死亡,他的過去和現在之間有何聯係,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揭示了人性的複雜性和多麵性。本劇中“費可”的飾演者井柏然表示,“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我們應該敏銳捕捉時代的發展變化,用心去詮釋每一個角色,費可的故事讓我們思考每一個個體如何在社會的洪流中不忘本真,拒絕貪婪,努力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正確方向。”

與此同時,“張萱”的飾演者張藝凡認為,《新生》不僅僅是一部電視劇,更像一麵鏡子。它反映出我們每個人麵對不同境遇時的選擇,引發大眾思考。作為年輕人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充實自我,做個真誠的人,底色的善良就是最美的氣質。

研討會最後,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也祝願,年輕的、有生氣的、有才華的集體能夠深入生活,紮根民心,並從中發掘出一些新鮮的思想和獨到的審美,創作出藝術和思想和諧統一的精品力作。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责任编辑:大泉逸郎)